中班快乐的鱼儿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快乐的鱼儿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设计背景:
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回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为了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探索身边的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在延伸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一个有待探究的问题:“为什么鱼儿在水中可以浮上来又可以沉下去呢?”带着这一问题,我生成了本次活动《快乐的鱼儿》。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本次活动中通过探索、观察、比较由浅入深的引导幼儿发现鱼儿水中游的奥秘,让幼儿真切地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真正热爱科学。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2、了解鱼鳔的作用,知道潜水艇是根据鱼鳔的作用来发明的。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事物的奥密并寻求答案。
三、教学分析:
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鱼鳔的作用,知道潜水艇是根据鱼鳔的作用来发明的。
难点:理解鱼儿在水中游的奥秘。
活动准备:
1、幼儿的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具备“水的浮力”的相关经验。
2、物质准备:课件《海底世界》、《鱼与潜水艇》,水槽、珠子、气球、鱼鳔等。
四、学法采用:
参与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
五、教法运用:
激趣法、表演法、观察指导法
六、活动构思:
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讨论,激发探究欲望——探究活动,游戏体验——观看课件,激发对科学的兴趣——迁移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家的崇敬。
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2分钟)出示课件:动画”海底世界”。教师充分运用语言紧紧抓住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进入情景,让幼儿留恋、向往,同时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讨论活动,激发探究欲望(2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鱼儿在水中的状态,从而引出讨论话题:“鱼儿为什么能一会儿浮上来,一会儿又沉下去呢?”引导幼儿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下面的.探究活动作铺垫。
探究活动:鱼儿为什么能“浮上来沉下去”(15分钟)这是活动的重点,因此在时间分配上需要多一点时间供幼儿去操作实验,感知鱼儿为什么会浮上来和沉下去,最后幼儿进行动作体验,“浮上来沉下去”。
迁移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崇尚和对科学家的崇敬。(2分钟)
结束时,拓展知识面,我向幼儿介绍科学家利用自然界的动物发明了先进的事物如:人类根据蜻蜓的翅膀发明了飞机,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根据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这些科学技术的发明成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七、活动过程:
一、教材分析: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尽量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幼儿一种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发现水有浮力。通过观察、探索、比较而建构起关于浮力的概念,使他们浮力有个初步的认识,并且通过本次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学会细心观察周围的食物,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一般来说,中班的孩子对浮力这一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如果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得多,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从而知道水有浮力。
2、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主动利用语言向人表达。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事物的奥妙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三、说准备:
1、音乐、课件。
2、脸盆每组一个,,木块、泡沫、铁钉、玻璃球、气球等
四、说教学方法:
这一活动的对象是中班的幼儿,他们的年龄小,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以情景式教学方法为主,努力给幼儿创造一个可以供探究的环境,如课前的音乐游戏《鱼儿水中游》给幼儿创造温馨、快乐的环境,让幼儿在这一环境中自由去探索,同时我还采用了参与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达到以幼儿为主体这一目标,我在这一活动中还通过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呀?是啊,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当海面上波涛滚滚的时候,海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致。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播放音乐《鱼儿水中游》,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
2、观察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鱼儿外观和游动形态
师:小鱼儿长得怎么样?大家给他起个名字吧?
你看见小鱼儿游动时哪些部位在动呀?
启发式提问: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来游去?幼儿开动脑筋,表达各自的看法。
3、师幼尝试活动,探索浮力的作用。
幼儿分组自由试一试,将各种材料(树叶、木头等)放入水中
(1)教师引导性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请幼儿尝试讨论(为什么?)
(3)集体得出结论:水有浮力
教师试一试
(1)教师出示各种材料(铁钉、石头等)
引导性问题:老师来试一试,看看水的浮力让我手中的这些东西能浮起来吗?
(2)教师尝试,出现争议——引导性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
(3)集体讨论得出结论:木块、树叶比水轻,所以能浮起来;可是铁钉、石头等比水重,所以它们要下沉。
4、探究为何能鱼儿自由上下浮动
(1)出示课件
师:小鱼儿之所以可以在海水里自由的游戏来游戏去,一方面是因为水有浮力,另一方面因为小鱼儿肚子里有个神奇的器官宝贝可以改变鱼儿在水中的相对重量呀?知道它是什么吗?
(2)认识鱼膘
师:这个鱼膘一会大一会小,可是会产生神奇的力量的,小朋友们你们相信吗?不信我们来做个科学小实验吧!
(3)气球装珠子集体实验
问题1:没有吹气的口袋装上珠子一放入水中就会怎么样?
问题2:将口袋里吹满气你又发现了什么?
问题3:放了气之后口袋又会怎么样?
(4)结论
教师引导:我们人是靠肺呼吸,而鱼儿是靠腮呼吸,当小鱼儿身上的腮用力呼吸空气时,它的鱼膘象小气球一样涨气,鱼儿就会升到水面,而当鱼儿想下游时,它就用力的将鱼膘中的空气排出,这时,鱼儿的体重就会加重而沉到下面。
5、扩散思维
生活中你还会看哪些浮沉的东西?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总之,在这一活动中,我们努力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孩子能轻松、自主的学习。同时,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到观察、试验、操作的活动中,支持、鼓励孩子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活动的五个环节环环相扣,连接紧凑,相信在快乐、宽松的环境中,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知识、同时也能增强观察、操作的能力以及愉悦地情感体验。
文档为doc格式